1995年,宁波是“男装大市”,西服、衬衣的产量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这几年整个服装行业都不景气,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进入国内,淘品牌在线上也在蚕食一部分市场份额。中国服装行业这几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服装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以往大街小巷大量布店的服饰,如今开店数已大幅缩减。在媒体上看到一些平时风光无限的同行利润下跌,行业内充满焦虑的情绪。
以某品牌为例:从1996年成立至今,经历的行业萧条并不是第一次。经历过两次金融危机:1998年和2008年。第一次金融危机的时候一次性投入了很多资金到生产、厂房、土地和市场上,没钱也要借钱去做。银行一旦压缩贷款,会让企业随时处于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1998年当时环境不好,银行只能减少贷款。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变卖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把资金用在投资销售渠道上。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传统行业不好,线下门店不好做,认为是电子商务抢了他们的饭碗。其实是零售行业的从业者们自己没有做好,如果线下门店做好了,体验好,价格也合理,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消费者并不一定会选择电子商务。
我认为当下的机会是公平的,以前搞个加盟商,做批发,树立个品牌,再去中央电视台放一些广告,大家都可以挣钱。而现在这样的机会已经没了,未来商业肯定会越来越难做,如果你不用心去满足消费者,对企业经营三心二意,传统品牌今后很难跟上时代。为什么中国商业更新迭代这么快?其实就是消费者转变快,商业的一切变革都是围绕消费者的转变。如果消费者改变的时候企业没跟上,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痛苦的阶段还没有到来,今后几年还会死得更惨。
竞争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身出问题,我们能否在逆境中提升自己非常重要。
今年,大家都在谈跨界融合,传统的服装行业,也就是1.0版本的时候大家基本上是自己做服装自己销售,跟互联网或者其他行业不会有太多交集。现在互联网带来的是大数据融合时代,传统的服装必须要加入更多的元素。
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快,现在服装产业的产品供应链运转得更快:根据电商平台上的消费数据快速地推出新品。电子商务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变化更多是知道消费行为的背后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人、讲什么话、有什么习惯和偏好什么生活方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的产品设计得更到位。在今后的融时代里,我们将会把更多的数据应用到传统服装行业里。服装只是一个载体,今后的大融合也是在时尚这个生态圈里面。
